- 相關推薦
應用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定位研究論文
本文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現狀入手,探討了專業定位的原則與因素,認為專業定位就服從于辦學定位,并隨著發展適度調整,而專業情況和生源情況會影響專業定位。同時,本文還探討了專業定位與專業特色的關系,研究了專業定位的落實問題。
本文系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4年教學改革項目:“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方案研究”(項目編號:2014XJJGZXXM05)、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5年校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項目編號:2015XJCYZY03)中的部分成果。
1998年,教育部整合了分屬于不同學科領域的經濟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學、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學、林業信息管理等五個專業,設立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以下簡稱“信管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專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和流派,出現了各式各樣、各具特色的信管專業。本文只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專業定位以及專業特色進行研究。
1 現狀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約有500多所院校開設信管專業。在這些已開設的專業中,有偏重于計算機在信息領域的應用的;有偏重于圖書館學和情報學,重視經典理論的研究;有的偏重管理信息系統。
在信管專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對實驗條件要求不高,可左可右,信管專業成為全國高校開設最多的一個專業。除了上述的幾個典型代表外,其余高校開設的信管專業分為兩類,一是管理學下的信管專業,偏重于管理領域;另一類是偏重于計算機方面的,把其作為計算機專業來開設,此種情況以新建院校表現最為突出。
專業設置的混亂,直接導致了專業定位及專業特色的混亂,使信管專業成為“大而全,亂而雜,什么都學,什么都不會”的代名詞。同時,也使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比較混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結合我院的總體定位,在明確專業定位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認真總結,建立起符合實際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 專業定位分析
所謂的專業定位一系列前瞻性戰略構想和規劃活動的總稱,是以整個學校的辦學定位為參照,結合當前社會需要和學校長遠發展規劃,為專業發展明確方向、目標、任務等。專業定位必須服從于辦學定位,個性鮮明,特色突出。
2.1 定位原則
1.服從于辦學定位
高校的專業定位應該服從于其所在院校的辦學定位,并應使之具體化。下面按高校辦學的八個定位,以專業加以具體說明。
服務面向定位,反映到專業定位中就是服務于地方經濟,行業在專業定位中很少出現。發展目標定位需要專業的支撐。辦學類型定位,多數是教學型。學科專業定位,在專業層面是能夠反映出來的,專業也是其支撐。人才培養規格定位,在專業層面的體現是相應的培養方案和質量評估標準,具體人才培養的規格有學術型、應用型、技術型、技能型等之分。辦學層次定位、辦學特色定位,專業層面是可以反映的,但辦學規模定位不是專業層面的事。綜合起來,一個院校可以稱為財經類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在上述辦學定位中,與專業定位密切相關的包括服務面向定位、人才培養規格定位等。服務面向決定了專業服務的對象及畢業生的主要去向,而類似于以“夯實基礎、拓寬口徑、注重應用、提高能力”為目標,培養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能為地方經濟、管理、服務等領域提供直接服務的應用型人才這類描述在專業培養方案中非常常見。
2.隨著發展適度調整
確定了專業定位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需要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形式,隨著就業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當然,這種變化一種是學校的統一行動,例如,學校的辦學類型變成了應用型,那么,全校的所有專業都需要隨之變化。這種情況并不常見。更多的是根據情況進行微調。專業定位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專業特色是需要保持穩定的。
2.2 確定專業定位需要考慮的因素
前面我們重點探討了辦學定位與專業定位之間的聯系,也強調了專業定位應該根據情況的變化做些微調。實際上,在確定專業定位時,還有些其它的因素是需要加以考慮的。
1.專業情況
專業情況包括院校情況、所在地情況以及師資情況等。院校情況是指本校是文科院校還是工科院校等等,院校情況的不同,對專業的情況很大,就信管專業而言,開在文科類院校,則偏管理居多,開在工科院校,則偏計算機居多,顯而易見,其專業定位會相差很大的。所在地情況主要是指專業所涉及的行業和企事業在當地的情況,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服務于地方就是其體現,同時,這也是專業特色中最容易出現的地方。不可否認,當地的傳統行業或特色行業對院校專業定位的影響很大。師資情況分兩種情況,一是專業創建人的情況,本專業的建立與發展必然有其烙印在其中;二是專業團體的情況,按專業需要引進人才是最好不過的,但總不能人不合適專業就不辦了。上述兩種情況,都會在專業定位乃至專業特色中體現出現的。
2.生源情況
生源情況是情況,按國內目前的招生情況,一本、二本、三本,生源的不同,意味著其專業定位會有很大的不同。比較麻煩的是二本、三本混招(本省二本、外省三本),文理混招,這種情況下的專業定位就會很麻煩。
因為是先有專業后招生,所有在確定專業定位時很容易忽略生源情況,這樣,非常容易出現專業定位與生源情況出現偏差的情況。具體會通過課程體現出來,課程難了會是簡單了,最終只能通過不停的修正來完成調整。
3 專業定位及其實現
3.1 明確專業定位
依據學校類型及總體目標,以及其它相關要求,我們首先明確專業定位。院校是應用型的民辦新建本科院校,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則專業就面向地方經濟,服務于中小企業,所以專業定位于培養服務于中小企業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類應用型專門人才。
總體明確以后,還需要進行細化。服務于地方經濟,只能是專業相關的部分,這需要對本地經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這樣,才有可能體現到專業定位中。服務于是中小企業,其行業和類型如何,總不能是所有的中小企業吧。據此,可以將專業定位為:服務于地方經貿類中小型企業(假如是經貿類院校)。若如此的話,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地方經貿類中小型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學生,而所有的地方經貿類院校是否能夠承受這么多學生。
3.2 專業定位與專業特色
專業特色是專業定位的體現方式之一,定位更籠統一些,特色更具體一些,這只是兩者之間相比較的結果。
服務于地方經濟和中小企業,即是專業定位也是專業特色,從中也可以派生出多個特色。例如,中小企業崗位分工不是很明確,要求員工盡可能的一專多能,也就是所謂的復合型人才。具體到工作內容,應該是立足于本企業的現有的系統的運行與維護,系統開發并不是主要工作。另外,學生如果具備職業資格,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可能會更好。又比如,服務于經貿類中小企業,則要求學生具體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包括辦公自動化、網絡銷售等,這又可以成 為新的特色。
3.3 專業定位的實現與保障
專業定位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建專業時,我們可以根據院校情況等先確定一個基本的專業定位,然后再實際工作不斷地進行調整,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微調。這種調整通常在專業建立的初期會發生,三五年之后會進行穩定期,基本上不會再調整了。頻繁地調整專業定位意味著沒有專業定位。
專業定位體現在培養方案的目標中,是通過課程體系等來實現的。為了保障專業定位的落實,則必須在教學大綱及實際授課中體現出專業定位。例如, 我們前面說過定位于經貿類中小企業,那么,在相關課程上,其案例、講授內容等則必然是經貿類的中小企業。總之,只有將定位全面地體現到整個教學環節中,才能保證專業定位的落實。
專業定位是方向性的,在研究確定時,應慎之又慎,一個好的、符合實際的專業定位是會促進專業的發展。
【應用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定位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走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論文05-02
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建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的論文04-27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排名04-29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描述04-29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介紹04-29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04-29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怎么樣04-29
應用型高校園林專業的論文04-29
從分散到集中的信息管理研究論文05-02